历史

第 37 章(1 / 3)

推荐阅读:

第一次月考,甲班,第一名,李载道。

第二次月考,甲班,第一名,李载道。

第三次月考,甲班,第一名,李载道。

第四次月考,甲班,第一名,李载道。

第五次月考,甲班,第一名,李载道。

......

四个班,每个月的月考名次都会有所变动,按照排名,半年后会重新分一次班,除了李载道没有变动,其他人都变动过。

实力真的是强的可怕,也稳定的可怕,前几次还觉得有反超的可能,可是半年过去了,李载道依然排在第一,没有人能动摇他第一的名次。

李载道觉得上清书院很不错,不是伙食做的好,而是收藏的书籍,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每个学生,每天可以最多可以借阅一本书,每借阅一本书,需要交纳100文钱,算是借阅费。

都说“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书籍代表着底蕴,很多读书人家,都会收藏一本好书,用来传家。

100文贵吗?正版书,一本就要好几十两银子,而且未必能买得到,如果借阅的书籍有破损,还要按三倍赔偿这本书,若是破损超过三次,就不能借书了。

李载道现在唯一的烦恼,就是每天只能借一本书,好在他的室友人不错,愿意帮他借书。

每月月考成绩排前三,书院还会发放奖金,第一名三两银子,第二名,二两银子,第三名,一两银子。

这个钱,从何而来,自然是那些落榜学者贡献的。

李载道月月领三两银子,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另一边,柳细雨在藏书阁勤工俭学,一边抄书,一边帮忙整理书籍,半年后,挣了6两银子,就送了过来。

李载道说,收了下来,没说什么,他知道自己不收,柳细雨心里定然心里不安。

日月如梭,四年很快就过去了。

李载道和柳细雨都决定返乡,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两人到了容州,拿着户籍文书,报了名。

一个月后,乡试正式开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