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 13 章(1 / 1)

推荐阅读:

清晨的合欢花红湿带露,一朵朵撑开在曦光里,像毛绒绒的粉黛小伞,其下一片空地得花树之气,氤氲着一股甜丝丝的味道。

正房所处的小院不大,只有树下这一方空地可以施展开手脚,前院倒是宽敞,可惜已为李勖所占,韶音还没从早起时的尴尬里缓过劲来,这会儿很是不想见他,更不想教他看见自己舞剑。

选来选去,也只有这花树下最适宜。

日出东方,阳气上升,浊气下沉,提沉冲靠、含腆仰移,后翻前刺,金蛇吐信,不过几个呼吸,韶音已渐入佳境。

她年方十六,习舞却已有十三个年头,几乎是刚会走路没多久就开始了,自此功课日日不落,一直持续到如今。

如此勤奋倒也不是父母所逼,而是她主动所为。

她自幼爱美,从小就喜欢听别人夸她漂亮,小小的一个人儿已经学会行步顾影、临水自照。才三岁大时,有次随母亲到外祖家的兰亭苑赴上巳之宴,席间偶见一丽姬当风舞剑,那舞姿翩若惊鸿、矫若游龙,引得一众白衣名士赞不绝口,纷纷题诗作赋不提。

名士尚且如此,年方三岁又爱美如痴的小韶音更是深为触动,回家便与父母说要学舞剑。

谢太傅宠爱女儿,生怕她磕着碰着,一开始是不愿意教她学的。无奈女儿坚持,谢太傅只得答应,心里想的却是习舞甚是辛苦,娇滴滴的宝贝女儿大概也就是三天的热度,吃到苦头自然知难而退。

可谢夫人却道,“半途而废有损孩子的心性,不学则已,一旦学了,就要规规矩矩拜师、认认真真做功课,不可轻言荒废。”

小韶音似懂非懂地应了,谢夫人便为她延聘了一位名师,乃是当时建康城中第一舞人、以一招“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的绝技而得名的凝光娘子。

那凝光娘子绮年玉貌,却为一身绝技所累,沦为贵人禁脔,不得自由。谢家以重金将她赎出,不仅还其自由之身,更待之以西宾之礼,凝光娘子自然感恩戴德,教导韶音也格外用心,有时甚至颇为严厉。

谢夫人故去之后,韶音对凝光娘子这位师父愈发眷恋,几乎达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习舞亦愈发刻苦,直将手中一柄剑舞得行云流水,俨然已有她师父的八分神采。

然而从一分到八分容易,从八分到十分却难如登天。韶音十三岁时,师父告诉她,已经将自己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往后再无别的可教,韶音之后的进境权看她自己的领悟。交待完毕,凝光娘子当即拜别主家、外出游历,如今已有三个年头,始终未曾得到音讯,不知她身在何方。

韶音遇到瓶颈,久久不能突破,练着练着不由心浮气躁,索性挽了个剑花、将那金蛇信绕在手臂上,兀自在合欢树下出神发呆,思念起多年未见的师父来。

李勖在前庭便听到后院的一道道娇叱和破风之声,好奇之下过来察看,不料却是见到一幅金蛇当风吐信、玉人拂花凌波的奇景,一时怔在原地。

以为她生得白璧无瑕,自当娇弱非常,实是没想到,她竟然还会这个,难怪昨日里豹儿掷来饴糖时她能那么敏捷地躲过。

李勖自在赵勇军府和刁别驾府的宴饮上见过数次莺歌燕舞,当时只觉咿咿呀呀扭来扭去令人心烦,加之宴会众将耽溺声色、不谈正事,更令他不喜这些歌舞,以为是令人意气羁縻、志向萧索之物,合该为大丈夫所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