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480章 去病弃疾(2 / 3)

推荐阅读:

孔明则是不以为然:

“我等于唐,皆乃先人也,那唐皇假使见了子敬也必然不会缺了礼数。”

【岳武穆的人生最后一次北伐是绍兴十年。

同年,济南历城为金国做事的辛赞,也迎来了他幼孙的降生。

看着这个呱呱坠地的婴孩,辛赞欣喜之余,又不免五味杂陈。

原因倒也很简单:北宋亡国至今,已十三年有余。

在济南本地,辛氏族人众多,也是因此当初辛赞并未选择南下,而是打算静待朝廷北伐,以应王师。

辛赞期待朝廷来个大的,但没想到完颜构给拉了坨大的。

无法,最终辛赞不得不选择出仕金国好保全族人。

作为当时金国最基层的官吏,我们无从得知辛赞受过多少金兵的刁难,见过多少““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的丑事。

这個身在金营心在汉的普通人,梦里不复有东华门外唱名的景色,反而多见冠军侯封狼居胥饮马瀚海之举。

或许就是出于这些种种想法,辛赞最终给他的孙儿取了与去病相对应的名字,弃疾。

辛弃疾三岁的那一年,完颜构以岳飞的性命为代价,成功达成了向金国称臣的愿望:

宋向金称臣,金国册封康王赵构为宋皇帝。

双方以淮河中流以及大散关为界,南属宋北属金,并且南宋每年须要向金纳贡银钱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

至此,归国似乎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但辛赞并不放弃,作为一个小官他的时间很多,于是干脆就将孙儿带在身边教导。

八岁时辛弃疾拜亳州名儒刘瞻为师,后又拜师词人蔡松年,而辛赞则教授辛弃疾兵法武艺。

文韬武略兼备还不够,闲暇时辛赞还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

等到了十四岁,辛赞干脆将孙儿打发去燕京,以科举为名,刺探情报。

辛弃疾后来自述这段经历时也说“两随计吏抵燕山,谛观形势”。

随计吏是从唐朝开始有的对参加科举的雅称,但可惜这段间谍经历也是无疾而终。

辛弃疾的自述是“谋未遂”,而原因是参加两次科举之后他的祖父辛赞便因年老离世了。

辛赞将辛弃疾这块良铁锤炼成了一柄锋利的宝剑,但却没能看到利刃出鞘的那一天。

好在,不止是英雄造时势,时势同样也能推着英雄往前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