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170徐太太两眼放光(1 / 8)

推荐阅读:

1927年的春夏之交,奥本海默和施汝为在这一年的学期结束之后,从剑桥大学毕业,正式拿到了博士学位证书。

前者在陈慕武的劝导下回到美国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大学,凭借着陈慕武和康普顿的关系,在物理系当成了一名教授。

而后者也被陈慕武派回了国内,暂且在仩海的交通部南洋大学任职,顺便和瑞典在仩海的驻民囯公使馆那边定期联系,准备王子学院入学选拔考试这件事。

按照陈慕武的打算,是在1927年底或者1928年初举办选拔考试,这样就刚好能够赶上1928年在斯德哥尔摩的王子学院竣工之后,有第一批学生进入到学校里面学习。

但是一方面是因为时间紧张,施汝为回到国内的时候已经是1927年的下半年,因为国内正处在南北交战的战乱时期,考试的信息传递起来不是很方便。

——而且就算传递到零星分布在国内各个主要城市和各省省会的高中和大学之后,那些学生们能否顶着国内战乱的炮火,按照通知上的时间,赶到仩海去参加考试,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另一方面也是斯德哥尔摩这边王子学院的施工进度堪忧,施汝为离开时,预估只能完成少数几部分建筑,虽然教学楼竣了工,但是学生宿舍的进展却比较缓慢,况且竣工之后还有内部的装修和布置。

陈慕武他们在1927年底到1928年上半年,在王子学院的物理学实验室里做实验的时候,仍然没能住上学校里的宿舍楼,而是每天在王子学院和临时驻地两头跑。

所以陈慕武和施汝为商定,把王子学院在国内的第一次选拔考试安排到了1928年下半年,现在看倒是个正确无比的选择:

提前多半年向全国发出考试的通知,就可以让全国的高中生和大学生有比较充足的时间来复习考试和赶到仩海的考场,不至于让他们和考试失之交臂。

而且陈慕武结婚之后再次回到斯德哥尔摩,王子学院这边也给他献上了一份“新婚礼物”——

学生宿舍楼和相应的配套设施,无论内外都已经建造施工完毕,随时都能拎包入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