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200青春作伴好还乡(1 / 10)

推荐阅读:

卡皮察能说出这样的话来,陈慕武一点儿也不意外。

他这个人在英国国内的风评,是随着时间发展在不断变化的,就像在坐过山车一样。

在现在的人眼中,卡皮察是剑桥郡里一个热情开朗又自来熟的俄国人。

他是剑桥大学的物理学博士,卢瑟福的学生,陈慕武的好朋友,学术水平一定不低。

同时他也是剑桥大学开放包容的一面旗帜,能够向全世界彰显,剑桥大学可以让一个来自红色国家的学生,毫无保留地在英国接触到全世界最尖端最先进的物理学知识。

然而再过十几年之后,1934年卡皮察在回国探亲后决定留在国内,帮忙建设提高自己祖国的物理学水平。

他在英国国内人们的想象中就变成了,被冷酷的红色政权所无情扣押的世界级大物理学家,是完美展现苏连全是专制没有自由的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更有甚者,伦敦的一些为了吸引人眼球的小报纸,把他的下场都给编了出来,说卡皮察不是去了卢比扬卡,就是去了西伯利亚。

卢瑟福就是听信了英国国内的风言风语,所以才写信给苏连政府,要他们放人。

再过几年,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苏连和西方主要国家站到了同一战线上,卡皮察的身份又变成了反法斯西联盟中的伟大物理学家。

在丹麦被德国侵略占领之后,他还曾经做了一个计划,尝试要把被困在哥本哈根的玻尔营救到苏连来。

但这个计划最终没有成功,因为英国的查德威克抢先一步,搞到了一架飞机,差点送玻尔升天,但最终还是帮助玻尔逃出生天。

有关玻尔如何逃离丹麦这件事,如果拍成电影,那绝对能算是一出“物理学家版”的《虎口脱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