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671章 漏算(1 / 3)

推荐阅读:

第671章漏算

张浩南中枪的消息并没有迅速扩散,“沙食集团”在松江的员工,也只是听说老板住院了,但是,具体老板为什么住院,住哪家医院,都是一无所知。

这种“神秘感”依然维持着。

而在政府及松江本地国企系统中,那就是另外一个行情。

魏刚首先盯上的目标,是松江正在推动的一个产业孵化计划,正常来说是没办法伸手的,但是,这个产业孵化计划的主要负责人,是徐家。

有个人才培养基金,也是由徐家的人在运营。

但是大桥镇不一样。

这里面就涉及到心理上的揣摩,博弈是谈不上的,因为徐家现在肯定要树倒猢狲散,保存徐家的有生力量,才是老牌家族几百年不动摇的生存法则之一。

其次,魏刚“勒索”的是松江金融口的一个重要人物,这个人正在负责松江的一个重化工技术引进资金保障工作,未来两年内,肯定要落地几个化工园。

化工产业的价值是极高的,基本都是高利润,能不能落地沙城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让沙城入股投资,并且共享技术。

就算不是免费共享技术,起码也要低价格引入。

失败了,也没什么大损失,丢人的是松江,关我沙城老汉什么事儿?

最后一个项目,是造船业,秃头老汉对松江本地的造船厂没有兴趣,但是对清淤及围海造陆技术,他需要徐家原先在部委技术引进计划中作出让步。

正常来说没有深水港,这就有点可惜,可要是强行围海造陆,突破政务院总体规划,那盐渎的产业资本起码可以富集百亿。

后面两个,崇州需要清淤,但可以配套外沙市的港口项目。

前者是现成的,具备改造条件。

“绞吸船”尤其是大型的,魏刚打算新开三个船坞,都是十万吨以上,但不放在沙城,而是放在郁州、崇州还有盐渎。

但是,不同的“电渣重熔技术”之间,至今还没有事实上的交流,尤其是大国之间都有不同的发展路径需求,所以不同的配方,有不同方向上的应用,很难进行对比。

可惜魏刚这个人,牙口很好,也不怕崩了牙,反正全国最大的民营钢铁厂,就在沙城,他试验得起。

秃头老汉原本很担心有人偷鸡摸狗从中上马小化工,这是防不胜防的,毕竟谁都想发财,钟吾市的人跟姑苏市的人,没有人种上的区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